澳门青年华商马志达:新一代华商成长机遇与挑战并存
美好中国
美好中国 > 观察 > 正文

澳门青年华商马志达:新一代华商成长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日,第十七届世界华商大会在马来西亚隆重召开,全球25个国家、4000名海内外代表齐聚吉隆坡。作为澳门青年华商代表,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马志达受邀出席大会,并分享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下,澳门在科技创新与投资等领域的优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为澳门青年带来的机遇。

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马志达强调了澳门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的桥梁,具备制度创新、科研平台、税收优惠等多方面优势,同时也指出新一代华商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挑战,如经济不确定性、科技创新压力以及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倡导,新一代华商要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挑战。

澳门青年华商马志达:新一代华商成长机遇与挑战并存

以下为采访实录:

凤凰网:你此次参加的华商大会有哪些期待?对于全球华商社区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马志达:华商大会汇聚全球各地的华商代表和企业家,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促进了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这种联系和合作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拓展业务和市场,也有助于提升华商整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大会也是一个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增进各国华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我期待这次大会能进一步推动项目对接和资金流动,促进各个国家和地区华商之间的经济合作交流;为更多青年华商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和展示机会,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华商领袖,促进华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凤凰网:你除了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这个身份之外,还成立了全国首家由澳门投资者设立的QFLP私募基金,支持湾区年轻人创业发展科技创新和投资领域。您认为在科技创新和投资领域,澳门的优势有哪些?

马志达:在科技创新方面,一是有优秀的科研平台,澳门目前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为澳门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撑,特别在芯片研究及中药研究方面已有显著成就。二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为澳门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出台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政策,并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有助于推动澳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在投资领域方面,澳门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一是制度优势,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特区政府保持财政独立,自行制定经济发展政策,这种制度优势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投资环境。二是低成本的自由港优势,澳门作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窗口”和“桥梁”,货物、资金、外汇、人员进出自由,对进出口产品不征关税。开办和经营企业高度自由,融资也比较便利。这些优势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三是税收优惠,澳门实行简单低税制,这为企业减轻了税收负担,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凤凰网:你认为澳门在促进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之间的交流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马志达: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在促进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之间的交流中能发挥“窗口”作用。

首先,作为经贸合作平台,澳门定期举办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已成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各方可以共同探讨经贸合作的新机遇、新领域和新模式。同时,澳门可以协助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之间的项目合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环保、运输、金融等领域的合作项目。近年来,中国与葡语国家的贸易额大幅增长,澳门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二是作为国际交流桥梁。澳门拥有葡语人才储备和国际传播体系,有助于促进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向世界介绍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之间的合作成果和成功经验,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此外,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也能充分展示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的文化成果和艺术魅力。

三是作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澳门“一国两制”优势,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和广泛的国际联系,可以有更好的社会、经济条件推动金融、贸易、投资、法律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可以为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制度保障。

凤凰网:作为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为澳门青年带来的机遇?

马志达:一是就业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有经济活力和创新力的区域之一,有很多优质企业和产业,澳门青年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特别是近年来,广东省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积极合作,为澳门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提供了一系列便利服务,包括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这些服务有助于澳门青年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为澳门青年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二是创业方面,青年人有丰富的创业资源和机遇。大湾区拥有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包括创业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导师等,为澳门青年提供了丰富的创业资源。近年来,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港澳青年的创业扶持政策,包括创业补贴、税费减免、创业贷款等,降低了澳门青年的创业门槛和风险,为澳门青年提供了从项目孵化到市场推广的全方位支持。

三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大湾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活动,各种传统的、新潮的创新文化项目、文艺节目层出不穷,澳门青年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多元的文化氛围,有助于他们拓展人际关系、增进了解和认同。

凤凰网:你认为当下全球环境中,新一代华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马志达:一是世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日益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增加,给华商的国际贸易活动带来了不确定性。另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市场需求疲软,也对华商的国际业务造成一定冲击。

二是科技升级发展的压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要求我们在企业发展中要不断跟进和适应这种技术革命。特别是对一些传统产业,需要主动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升级,来适应市场的变化。

此外,还有跨文化交流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挑战。跨国经营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需要有跨文化的企业管理和沟通协作机制,来促进企业内外交流融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注重环保,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履行社会责任。

凤凰网:你的祖父马万祺先生在中国内地和澳门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您觉得您这代华商与老一辈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在继承家族精神的同时,走出自己的道路?

马志达:首先,新生代华商普遍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具备更为国际化的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他们拥有新时代背景下的商业理念和实践经验,除了延续餐饮、服装贸易等传统行业,还积极参与到了旅游会展、金融投资、科技研发等新的领域。同时,新一代华商更注重品牌塑造和品牌推广,善于运用数字化营销等现代技术手段来开拓市场和提升竞争力。

走出自己的道路,是一个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的过程。爷爷常常教育我们,“真正为国家、为社会做事就是最大的商机”,要永远把国家、社会的利益置于商业利益之前,这种家国情怀是我们成长发展的根和魂。

我也有多次创业经历,这些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让我反思自己的兴趣、优势和目标,不断地实践、调整,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个思考过程中,明确自己在哪些方面与家族精神相契合,以及在哪些方面想要有所突破和发展。另外,我们需要有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通过持续学习来适应这种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来完善自己的发展道路。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