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七届世界华商大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贵州广济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童受邀参加大会并在当地进行一系列贸易交流,他发现受到华人文化影响,中医药在东南亚有着深厚的认可度。
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多元化综合性科技型企业,广济堂是贵州省指定的中药破壁饮片试点生产企业,致力于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引领者。张童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提到,广济堂希望借助“一带一路”政策东风,在充分了解市场和准入规则的情况下,推动其中医药产品在一年内落地东南亚,同时积极助力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播。
以下是采访实录:
凤凰网:参加这次华商大会,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张童:尽管身在异国他乡,但周围大多数人都在使用中文,并没有感觉到身处国外。东南亚地区对中医药的接受度非常高,这得益于该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大量华人的存在。东南亚的华人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第四代,他们对中医药有着深厚的信仰和信任,对于重要中药产品进入当地市场有着很高的包容度。
凤凰网:目前广济堂与东南亚地区已经开展合作了吗?未来几年对于出海东南亚市场有哪些规划?
张童:目前还没有合作,这一次就想深入了解一下东南亚的市场需求和相关规则。尽管东南亚市场对中医药产品持开放态度,但要进入当地市场仍需遵守当地的政策法规。比如,我们正在积极了解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对中成药品、中药材以及功能性食品的政策法规、准入门槛和注册要求。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我们也需要对产品进行调整,包括考虑当地人对口味的接受度。
从地理位置和贸易合作关系上看,东南亚距离中国更近,有助于我们未来缩短销售管理的半径,同时,贵州省商务厅等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帮助企业推进与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这为像广济堂这样的企业提供了很大机会和空间,我们也希望能借助这些力量,更快实现与当地的合作。
未来一年,我们希望有机会实现产品在东南亚市场的落地。目前,广济堂已经在与韩国、日本、新西兰、澳洲等国家的合作中积累了经验,这些国家对鹿产品有着较高的接受度,这也为广济堂的产品出海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经验。
凤凰网:类似白酒产品,中医药产品出海其实也要依托于中医药文化出海,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好中医药文化出海?
张童:首先,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出海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其实在国内中医和西医也在协同发展,我认为要用开放的眼光看待中医药的发展,用现代的管理、工艺、设备和手段来严格监督和指导中医药的发展,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不能抛弃传统的工艺,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资产。但是,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去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创新,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比如,过去的中药炮制可能只是煎煮,但是现在使用破壁工艺提升成品质量,同时严格地进行药理、毒理等临床实验,确保在产品上市之前的安全性。
我们也非常希望像白酒一样,以文化出海撬动产品出海,不管是东南亚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不过,很重要的区别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医药产品的准入规则与酒类产品的准入体系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所以我们首先要去了解这些政策和法规要求,再来做产品的调整和适配。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